?
春天已經接近尾聲, 夏天還會遠嗎? 隨著初夏的來臨, 溫度開始不斷升高, 然而車內的甲醛,甲苯等也比平時揮發得更多、更快。 當甲醛濃度超出限值數倍, 會嚴重影響用車者的健康。 汽車作為現代人的代步工具, 逐漸成為人們的“第三空間”, 由于使用次數的增加, 車內空氣質量問題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。 因此改善車內空氣質量, 我們都應該重視。 廣大車主對車內空氣污染了解多少呢? 請隨小編繼續往下看! 01 什么是車內空氣污染? 1.車內空氣污染指汽車內部由于不通風、車體裝修等原因造成的空氣質量差的情況。車內空氣污染源主要來自車體本身、裝飾用材等,其中甲醛、二甲苯、苯等有毒物質污染后果最為嚴重。 2.受霧霾天氣及汽車尾氣排放的影響,造成車內的污染。主要表現為氮氧化物、顆粒物(PM2.5)、臭氧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。 02 車內空氣污染源有哪些? A.新車本身 如車內塑料、皮套等。汽車的內飾構造主要由皮質、纖維和各種工程材料組成,而這些材料含有甲醛、苯等有害物質。 B.車內裝飾 它們是造成二次污染的主要來源,如毛絨玩具、塑料地毯等。市面上售賣的車內裝飾物品種和材質多種多樣,良莠不齊。 C.車內吸煙 車內空間狹小,如果司機或乘客吸煙,不僅會大大增加揮發性有機化合物、一氧化碳和塵埃等物質的污染物濃度,散發出的有害氣體也會停留在車廂內,影響人體健康。 D.車用空調蒸發器 若車用空調蒸發器長時間不進行清洗護理,就會在其內部附著大量污垢,所產生的胺、煙堿、細菌等有害物質彌漫在車內狹小的空間里,導致車內空氣質量差甚至缺氧。 E.常用空氣清新劑 空氣清新劑可起到暫時清新車內空氣的作用,但治標不治本。而且空氣清新劑多由乙醚、香精等成分組成,很多香水也是化學合成物,這些物質分解之后產生的氣體中某些成分本身就是空氣污染物,這樣只會加重車內污染。 F.其他污染物(來自車外) 除了以上由于車內硬件設施產生的污染物外,還有氮氧化物、顆粒物(PM2.5)、臭氧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影響著車內的空氣質量。這些污染物都來自車外,在車內使用外循環或者汽車的密封性不夠嚴密(交通堵塞時情況更嚴重),污染物會通過縫隙、管道進入車內,使車內空氣質量變差。 03 車內空氣污染的危害有哪些? 甲醛:甲醛是原漿毒物,能與蛋白質結合,吸入高濃度甲醛后,會嚴重刺激呼吸道,出現眼刺痛、頭痛以及支氣管哮喘等癥狀。 苯:苯易揮發,是工業上應用很廣的原料。高濃度苯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,會引起急性中毒。所以長期接觸苯對造血系統有損害。 甲苯:在短時間內吸入較高濃度甲苯,可能會出現眼部及上呼吸道明顯的刺激癥狀、眼結膜及咽部充血、頭暈、惡心、步態蹣跚、意識模糊等現象。 二甲苯:人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的二甲苯,會出現中樞神經麻醉的癥狀。二甲苯主要來自于合成纖維、塑料、燃料、橡膠以及膠粘劑、防水材料等。 丙烯醛:丙烯醛是空氣有機污染物中影響較為嚴重的一種,能引起機體免疫水平失調,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及消化系統功能,嚴重時可損傷肝臟和造血系統。 細菌、霉菌、病菌等微生物:諸如大腸桿菌、溶血性鏈球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都容易在車內潮濕陰暗環境中滋生、大量繁殖。長期接觸金黃色葡萄球菌,人體會出現頭暈、乏力、惡心等癥狀,會影響呼吸系統,嚴重的會患上毒血癥,甚至危及生命。 2012年3月1日出爐的國內汽車車內空氣質量首個標準《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》中,規定了車內空氣中有關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乙苯、苯乙烯、甲醛、乙醛、丙烯醛等八種常見的車內揮發性有機物濃度的限值。這意味著八種常見的車內揮發性有機物對人體傷害非同小可! 04 如何減輕車內空氣污染? A.購買新車后,座椅、方向盤等處通常會有一層塑料包裝,這些一定要盡快去除,不能長期保留。車主盡可能做到車內外空氣交換,以便盡早讓車內有害氣體揮發釋放干凈。 B.不要隨意對車內進行裝飾,把劣質裝飾物污染引進車內。 即使要進行車內裝飾,也應特別注意不要使用阻燃劑、粘合劑和防腐劑等。 C.進入汽車后,應打開車窗或開啟外循環通風設施,讓新鮮空氣進入,不要在封閉車窗、車門狀況下長時間行車,更不要在封閉的車內睡眠或長時間休息。 D.在開啟空調和暖風時,使用車內外空氣交流模式,盡量避免長時間使用車內自循環模式。 E.遇到嚴重堵車,或跟隨尾氣排放可能超標車輛行駛時,應關閉車窗,把空調開關調到車內自循環模式。